
飞石殿遗址
河北省 · 保定市曲阳县的飞石殿遗址位于曲阳北岳庙内,坐落在“德宁之殿”的正南方向。从现存的柱础遗迹来看,飞石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其体量仅次于北岳庙的主殿,并胜于庙内现存的第二大建筑“三山门”。据专家考证,飞石殿可能建于明嘉靖初年。
飞石殿的建立与“飞石”的传说密切相关。相传在舜巡视北岳时,浑源恒山有飞石降于古恒山(大茂山),飞石后来再次起飞,最终落在曲阳。这一传说将飞石与北岳恒山及北岳庙联系在了一起,并成为了飞石殿建立的重要背景。飞石殿的落成标志着长达二百年的北岳名分争议的结束,认可了北岳山在浑源、庙在曲阳的格局。
然而,飞石殿在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毁于大火,现仅存遗址。遗址内可见残碑、碑座和柱础等遗迹,其中柱础石刻有莲瓣纹,展现出明代风格。在遗址东侧保留有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浙人樊献科所书的“飞石”碑,西侧则有民国时期(1942年)曲阳县知事李经正所立的“飞石殿遗址”碑。
飞石殿的建立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飞石传说的接受和信仰,还成为了将北岳恒山与北岳庙联系在一起的象征性建筑。尽管飞石殿已不复存在,但其遗址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