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大槐树处
山西省 · 临汾市洪洞县古大槐树处,即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这里曾是明朝时期移民的主要出发地之一,数以万计的移民从这里启程,前往全国各地,为明朝时期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 元朝末年,古大槐树处为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的广济寺院和建于宋代的驿站。寺左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树荫下即当时官道。
-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先后8次将附近地区的居民集中于古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发给凭照川资,然后将他们迁往异乡。600年后,槐乡后裔已遍布全国20多省、400余县,涉及450余姓氏。
二、景区现状
- 现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第二代古槐也已干枯,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繁叶茂。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 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儿女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孜孜不倦地艰辛劳作和奋斗拼搏。
- 根字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一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
- 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
三、文化意义
- 古大槐树处成为移民们离别故乡时记忆最深的标志。时至今日,中国许多省市依然广泛流传着“问我故乡在何处,洪洞大槐树”的民谚。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处一直是移民后裔心目中的“家”“祖”“根”和寻根祭祖的圣地。
- 20世纪80年代,洪洞县修建了大槐树公园。1991年至1997年,洪洞县人民政府在古大槐树处连续举办了七届“寻根祭祖节”(每年4月1日至4月10日),吸引了数十万海内外古槐移民后裔前来祭祖溯源。
-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海内外的明代移民遗址、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11月29日,根据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确定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综上所述,洪洞县古大槐树处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