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天寺
河北省 · 邢台市平乡县中天寺详细介绍如下:
中天寺位于平乡县田付村南,赵村东,606乡道(发展路)旁。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初建时,寺院拥有殿堂27间,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并配有僧田九亩。到了清代,中天寺香火鼎盛,规制完善。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寺院进行了重修,大雄宝殿得到修缮,佛像金身重塑,同时扩建了禅堂、钟楼、厢房等建筑,增至38间。
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天寺也历经沧桑。清光绪年间,寺院的宝塔倒塌,仅剩下大殿和厢房。到了民国年间,寺院更是尽毁无存。在文革期间,塔座及其护经龙牌也遭到了损毁。
幸运的是,在1993年,中天寺得到了重修,和顺宝塔得以重建,并增建了三佛殿。1999年,政府批准寺院对外开放。2000年正月,大雄宝殿动工,并于同年9月竣工。同时,还修建了山门、寮房、斋堂、客室等13间建筑,使寺院现占地八亩。值得一提的是,中天寺的坐向较为特殊,是坐南向北的,而山门左右的钟鼓二楼则低于山门。
中天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据三家老祖经文记载,高僧释法慈禅师(俗名刘慈)及其大弟子悟登(俗名翟攀龙)、二徒弟悟善(俗名马宝)曾在此虔修苦炼,明心悟道。他们曾挑经步行至北京,救治了众多患者,包括康熙爱妃的多年顽症,因此轰动京城。皇王为表彰他们的功绩,赐予了金银宝珠等赏赐,但他们只接受了皇封的慈号,分别为度天老祖、金铃圣祖、和顺老祖。皇封后,还在皇城东(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处修建了三佛祠,以展示皇王对三家老祖的恩酬与敬仰。此后,两位老祖留京弘法,和顺老祖在回归本寺的途中圆寂。皇王闻悉后,赦令拨库银在和顺老祖故乡田付村西南修建了七层宝塔。
如今的中天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