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山-神农祭天坛

神农山-神农祭天坛

河南省 · 焦作市

沁阳市神农祭天坛(通常指的是神农坛或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中的相关部分)的详细介绍如下:

神农坛位于沁阳市,是探寻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的绝佳之地,这里不仅集中展示了神农文化,更是寻根祭祖的主题景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则位于沁阳市西北23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南眺黄河,北连三晋,面积约96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而得名。

神农坛分天、地二坛,依山而建,设计独特且富有深意。天坛正中耸立着炎帝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天坛之下为地坛,辟有可容数千人之众的广场。广场大圆图案代表天,圆心处设正方形代表地,方形图案中五彩石分列表示木、火、土、金、水五行。地坛广场的前端,有两根高10米的如华表般的图腾柱分立两边,柱上雕塑也是牛首。图腾柱后是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图腾柱和浮雕之间设有祭坛。祭坛完全按古天子祭坛的规格设置,青铜铸就的祭器九鼎八簋正中排放,香炉、香案、金钟、法鼓坛前排列,庄严肃穆。从地坛到天坛要经过243个台阶,自下而上,第一级为9步,称“明九”;其余四级依次为72、63、54、45步,皆是九的倍数,称“暗九”。这种“九五至尊”的设计,暗含着神农的至尊地位。神农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象征中华56个民族欣欣向荣,子孙繁衍兴旺之意。

此外,神农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绝景白松岭(又称龙脊长城),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松岭起于舍身台,一岭九峰,起伏跌宕,两边悬崖刀劈斧削,岭上危岩鬼斧神工,既似一条巨龙舞动于幽谷深峡之上,又如天地造化的长城。岭上生长着16000余棵白皮松(又称白鹤松、龙鳞松),这些珍稀树种生于悬崖,长于岩壁,千年树龄,古老苍劲,一树一态,一松一景,光彩照人。

神农坛及神农山风景名胜区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既有北方的粗犷雄健,又有南方的秀丽阴柔,是自然风光掠影的难得宝地,也是游客赏景寻幽、野营探险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