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王庙
河北省 · 唐山市丰南区的药王庙(现称大药王寺),详细介绍如下:
药王庙原址位于丰南区西南部(现东田庄乡),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数百年香火鼎盛,神奇传说众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是此庙庙会,方圆数百里的人们云集于此,求医、问药、烧香还愿、捐款捐物,来此寺敬香者据签布记载涵盖7省18县。
然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药王庙遭受严重破坏,几近废墟。后经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核准审批,政府划拨100亩土地重建该寺。释果证法师发愿重建大药王寺,并于2013年6月16日举行奠基仪式,工程分三期进行,至2019年底竣工。
重建后的唐山大药王寺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寺院分为礼佛区、修行区和传统文化区,共29座单体建筑。寺院中间是礼佛区,以南北为中轴线,四进院落布局,依次为山门(天王殿)、药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楼。最北边大殿高三层,一层为念佛堂,二层为文化展馆,三层为藏经阁。天王殿与药王殿之间有钟楼、鼓楼东西相对,礼佛区东西连廊沟通配殿客堂、伽蓝殿。
其中,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寺院东侧为修行区,有斋堂、僧寮、居士寮、方丈院、放生池、万佛药师琉璃宝塔;西侧为传统文化区,有修身安养院、右任书画院、新居士寮、普度殿。右任书画院落成后,诸多名家莅此进行书画创作,并馈赠作品百余幅,还辟出专室展出历代佛教文物300余件,是传统文化繁荣的重要佐证。
此外,药王庙内还有诸多楹联和匾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例如,山门处的“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以及药王殿的“现世医王,拔除苦毒妙施药;圣界菩萨,化导顽愚普做师”等,都体现了药王庙的宗教特色和人文关怀。
如今,唐山大药王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化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