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古庙
河北省 · 邢台市内丘县的真古庙,即扁鹊庙,详细介绍如下:
扁鹊庙位于内丘县城西北21.8公里的神头村鹊山脚下,是祭祀医祖扁鹊的古建筑群。扁鹊,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切脉诊断的创始人,医术高明,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扁鹊庙始建于汉朝之前,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和扩建,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庙宇群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另有说法为4万余平方米),由27座(另有说法为20余座)单体建筑组成,包括回生桥、山门、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献殿、桥楼、碑楼、三清楼阁、道士院等。这些建筑总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庙群。
扁鹊庙的核心建筑是元代建造的扁鹊殿,位于中轴线南端,坐北向南,是祭祀扁鹊的主要场所。该殿面阔七间,长21.78米,进深三间,宽9.94米,通高11.1米,系单檐布瓦九脊歇山顶,建筑面积216.49平方米,占地面积426平方米。殿内供奉着扁鹊塑像和十位弟子雕像,展示了中华医学的治疗方法。扁鹊塑像头戴冕旒冠,身着直领宽袖长袍,腰束垂带,足蹬高履,完全是一幅侯王之相。
庙宇周围景色优美,前有九龙河和古桥回生桥。回生桥象征着扁鹊高超的医术,传说走过三次可以祛病延年。桥南有九棵罕见的汉柏,据传是扁鹊弟子化身的,守护着扁鹊的陵墓。此外,庙内还有许多古迹和文物,如透灵碑、古代碑廊等。透灵碑立于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碑文记录了扁鹊行医的事迹以及历代重修扁鹊庙的历史。古代碑廊位于扁鹊庙东侧,共有22间,里面存放着汉代至清代各个时期的碑刻30余块,为研究扁鹊及中华医药学历史提供了珍贵详实的历史资料。
扁鹊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红墙黛瓦,飞檐翘角,尽显古代建筑的韵味。走进庙内,精美的雕刻和壁画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每年的庙会期间,这里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各种庆祝活动。
总的来说,扁鹊庙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还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