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庙图

北岳庙图

河北省 · 保定市

曲阳县北岳庙详细介绍如下:

北岳庙,坐落在曲阳县城西部恒州镇北岳路2号,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以前,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总占地面积为173982平方米(一说174000平方米),后因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后,曲阳北岳庙逐渐荒废,现今保留面积约86710平方米。

北岳庙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也有说法称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有登月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德宁之殿、后宅门、望岳亭、东西昭福门及六座形式不同的碑亭等,其中神门、牌坊、后宅门、望岳亭现已无存,朝岳门于2003年重建)。北岳庙规模宏大,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并建有碑廊、石刻馆、博物馆等。

北岳庙不仅是一座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风光宝地,更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定瓷等艺术于一身。其中,德宁之殿是北岳庙中的主体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宽大月台,月台四周有汉白玉栏板和望柱,望柱上雕有姿态各异的石狮,刻工精湛。大殿建筑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周围施回廊,重檐庑殿绿琉璃瓦剪边顶,高25.6米,平面布局符合宋《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形制,斗拱及柱额等在用材比例、做法等方面都是按照元代官式建筑规格。殿内东西两壁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北山墙背后绘有巨幅彩色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壁画内容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西壁画像中的“飞天神”为全幅壁画之精华。

此外,北岳庙内保存有碑碣、经幢等200余通(件),自南北朝、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各代俱全,跨越1500余年。碑刻内容大多是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也有的是用诗词、歌、赋记,书体真、草、隶、篆、行各体俱备,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北岳庙历史和北岳文化的宝贵资料。庙内还建有雕刻艺术馆,保存有各个时期的石雕作品百余件,作品造型优美,刀工细腻,线条清晰流畅,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石雕艺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1982年2月23日,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被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3月被文物局批准为曲阳北岳庙博物馆。2020年12月曲阳北岳庙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为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