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洲桥
浙江省 · 金华市兰溪市通洲桥详细介绍如下:
通洲桥横跨兰江支流梅溪,位于兰溪市梅江镇(有说法称位于聚仁村或塔山脚村),为古时金衢(亦有说法为金婺)通往严州的主要驿道或咽喉。该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原为木桥,清嘉庆五年(1800年)毁于洪水,后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并改为石桥。此外,该桥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及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也进行过修葺。
通洲桥为圆弧形石拱廊桥,六墩五孔,桥身全长84.8米,桥面宽4米,拱券矢高8米,净跨9米。拱券为纵联砌筑,桥面用石板平铺,两侧设高1.1米的条石护栏,桥头28级踏跺供行人拾级上下。桥上建有21间木结构廊屋,梁架结构作五檩左右廊式,其中两头的一间各深0.88米,中央一间3.5米,另外的各间均深2.76米。横向阔三间,明间2.52米,次间0.83米。桥梁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飞檐翘角,中悬“通洲桥”匾。廊屋屋面为两坡顶,阴阳合瓦。桥身下部为条石纵联砌置的半圆形拱券结构,桥墩形式似一只船状,迎水面呈锐形分水尖,以减少水流对桥墩的推压力。
通洲桥造型敦厚坚实,桥屋飞檐翼角,雕梁画栋,叠落有致,如长虹卧波,与周围的青山、溪流、古樟等景观交相辉映,给山水增添了无限画意。此外,该桥还是一处重要的历史古迹,于1989年12月12日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通洲桥还与一代报人、作家曹聚仁有着深厚的渊源。曹聚仁出生在通洲桥北一个叫蒋畈的乡村里,他的初恋故事也发生在这座桥上。这段故事为通洲桥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