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寺

祈福寺

山西省 · 晋城市

泽州县的祈福寺详细介绍如下:

祈福寺位于泽州县柳树口镇南石瓮村,坐落在丹河、珏山与石瓮之间的莲花山上,距离主城区约50公里。该寺始建于元朝后期(约1505~1510年间),原名“二仙庙”,源于古代两位天神骑马飞来的传说而冠名。后因寺庙坐落于莲花型的山谷之中,且寺内有“莲花山上的卧佛”而扬名,故有丹东名刹之称。

祈福寺经历战乱以及文革的破坏,后经历年多次修缮。2007年经由石翁河三大队捐款重建与复修,初现新貌。2008年以来,南石瓮村发起了整体修缮祈福寺的活动。2009年7月,在宗教协会和寺庙僧侣支持和配合下,寺庙积极重建。2011年5月15日,祈福寺整体修缮竣工,用两年时间重建了大殿、重塑了佛像,新建了五方佛宝殿、藏经楼、钟鼓楼、寮房等设施,并修建及重建了僧人和居士生活区,逐步恢复了祈福禅寺的特殊地位。

在修缮过程中,当地民众发现了中殿保存有清代壁画,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妥善保存了中殿原有的木构和壁画。该壁画为保存面积最大的二仙壁画之一,弥足珍贵。此外,祈福寺还保留着明朝时期的一些建筑风格,如明朝的“木斗拱”建筑,以及展示明朝风采的两幅壁画“天仙游”。

祈福寺不但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还是的一个弘扬佛法的道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重要佛事节日,总有无数的信众前来祈福、拜佛或参与佛事活动。它不但吸引了当地的信众,还逐步吸引了周边省份的信众前来结缘,香火不断。

清朝康熙年期间(1654~1722年),曾有法师释僧圆在这里修行。他持戒、放生、精勤修持清净无欲行。僧圆法师在临命终前,于禅定中曾看到在丹河、珏山、与石瓮之间飘落了一朵金色的莲花,同时,又看到了西方三圣在天边出现。僧圆法师不由地升起了禅定的快乐,并对其徒弟说:“我不久将到西方去矣!”过了几天,于康熙38年,僧圆法师便在祈福寺内坐化圆寂。此后,在珏山、与石瓮一带的山头连接间,貌似出水莲花状,由此冠名为莲花山。

总的来说,祈福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它不仅是佛教信众祈福、修行的圣地,也是游客领略佛教文化、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