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石佛堂

苍山石佛堂

河北省 · 保定市

阜平县苍山石佛堂详细介绍如下:

石佛堂是八大名窟之一,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阜平县城南10公里(另有说法为15公里)的苍山村西侧。这里巨石如佛,高入云端,景色颇为壮观,总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八处石窟建筑在险峻陡峭的山峰巅崖上,总称为“石佛堂”。

石佛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大业年间,当时始建苍山石窟,并在唐代增建了红叶寺。之后,明正德年间和清道光五年都进行了重修。1982年,石佛堂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窟中的石刻及泥塑均是明清遗物。

这八个石窟虽然大小不一,但结构大致相同,从南到北依次为“千佛堂”、“石佛堂”、“观音堂”、“十二菩提堂”、“三教堂”、“五龙圣母堂”、“全神堂”、“罗汉堂”。这些石窟是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上雕凿而成,窟内有浮雕、石像、壁画、泥塑及碑刻等。壁画内容以神仙佛教为主,石刻则以浮雕造像为主,精工制造,人物栩栩如生。其中,“三佛堂”窟的石刻浮雕造型保存最为完整,雕刻有佛、菩萨、弟子像24尊,人物造像古朴自然,线条稚拙粗狂,兽造型更为简括随意,近乎原始情调。

除了石窟内的艺术珍品,石佛堂的自然景观也颇为丰富,有“一线天”、“悬空树”、“上天梯”、“飞来石”、“风动石”、“八戒探海”等奇特景观。飞来石有20多吨重,卡在几十米高的一线天的半腰,摇摇欲坠,异常惊险,并且在飞来石的裂缝中奇迹般地长出枝叶茂盛的柞树,使人无不称奇。一线天中的天泉水,终年不断,给这座古寺注入了无限生机。

此外,佛堂后面最高处还有一块约300平方米的空地,此处原有“红叶寺”一座,有房数间,现已恢复重修。清康熙年间,有道士丁合成、张合德在此居住,他们预先凿了一个圆形石洞,内放巨罂一个,洞门设有机关,进则不可复出。一百余年后,丁道士坐化,其徒将他安放在石洞巨罂之内,洞檐又以短厦护之,世世有徒祠守,至今此物虽遭破坏,但整体尚存,游人颇感新奇。

整个石佛堂景区处在500亩原始次森林之中,其中枫、松、柏、橡、山杏、山桃、山石榴、荣花等乔灌木达80余种,草达50余种,春、夏、秋三季繁花不断,晚秋层林尽染,五彩缤纷,把这一道教圣地映衬成一个奇独的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几百年来,石佛堂多次遭盗毁与重修,但如今它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人们游山观景的一个好去处。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刻和泥塑艺术,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