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草庵

西草庵

上海市 · 上海城区

嘉定区西草庵(注:通常称为“草庵村”),隶属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地处郊西北角。以下是对草庵村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位置:草庵村位于嘉定工业区,东与华亭镇交界,南至嘉唐公路,西至横沥河,北邻陆渡新浏河。
  • 面积:区域面积约为3.5至4.03平方公里(不同资料略有差异)。

二、人口与村民小组

  • 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
  • 户数与人口:740户人家,户籍人口2200人,外来新村民约3800余人,常住人口4516人(数据可能随时间变化)。

三、历史背景与发展

  • 历史状况:历史上的草庵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产业结构单一、村级经济不强的缘故,长期被列为经济欠发达村。村级财政无力支持大规模建设,导致基础设施老化、村容村貌陈旧,生态环境恶化,村民增收乏力。
  • 发展规划:2016年《嘉定区村庄布点规划》将草庵村列入规划中,成为了工业区最先启动规划并列入实施计划的村。近年来,草庵村通过加大基建投入、改善基本环境、做强基础产业、夯实基层治理等措施,实现了从环境脏乱村向生态宜居村、从产业薄弱村向产业潜力村、从信访矛盾村向社会和谐村的蜕变。

四、基础设施建设

  • 道路与交通:新建北稍塘桥和王家泾桥,拓宽延长赵庵路至窑闸路,实现村内主干道与周边道路的贯通。同时,26条村宅支路全部实现水泥化,总长度达10827米。在赵庵路上加装134盏夜间照明路灯。
  • 水利设施:村内12条主要河道经过清淤、打桩、驳岸等系统治理,V类水体全部消除。铺设18.5公里的污水管道,15个村民小组的污水被接入城市污水总管。实施自来水管翻新工程,将上世纪80年代铺设的铸铁水管更换为PVC管。
  • 绿化与美化:在主干及支路道路露肩种植各类绿化,覆盖面积达6700平方米。开展“三清”和“三化”行动,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以及外墙白化、门面美化、庭院绿化,使篱笆小径、畦分棋布,红果绿竹,农家小院别有一番风景。

五、产业发展

  • 农业:草庵村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发展延续多样多元的特征。近年来,草庵村在做大做强高水平粮田和特色蔬菜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一三产融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投资建造了300亩蔬菜大棚设施基地,种植高附加值的特色蔬菜品种。购置了一批收割机、插秧机、直播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实现了稻谷从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的全程机械化。同时,延长产业链,探索稻谷加工产业,打造优质大米自有品牌。
  • 工业:草庵村原有45家家具加工、金属制品、纸品加工类小型企业,虽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的污染却无法估量。为此,草庵村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这些企业,释放土地7.6万平方米。
  • 服务业:依托农业旅游资源,草庵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等服务业。与梅山猪育种中心合作,围绕“猪文化”形成区域特色农业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农超对接和产销平台,构建农产品产销服务网络。

六、基层治理与村民自治

  • 制度建设:建立了垃圾分类、公厕保洁、道路清扫、河道保洁等一系列制度。
  • 队伍建设:依托一支专业保洁队伍、20支由村民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一支联勤网格化队伍和一支“天兵天将”(即86只监控探头)开展长效管理和巡逻督查。
  • 村民自治:草庵村设立了最美庭院、垃圾分类星级户评选等活动,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代拨、以奖代建的方式引导村民自动关注周边环境、自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自觉维护美好的环境局面。同时,大力推进村干部集中开放式办公和“阳光村务”工程等举措,提升村民自治意识和参与度。

七、周边环境与旅游资源

  • 旅游景点:草庵村附近有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嘉定南翔古镇、上海国际赛车场、古猗园、嘉定州桥老街等旅游景点。
  • 特产与民俗文化:有嘉定竹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