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禅寺
山西省 · 晋城市宝山禅寺位于城区北石店镇碾盘沟村东北的宝山之中,是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佛教禅寺之一。
寺院始建于唐,宋、金续有扩建,元明两朝又经修葺。据《泽州府志》记载:“宝山寺在城北四十里,宋时建,金重修”。寺院初名宝山寺,后因禅宗传入,香火日盛,遂易名宝山禅寺。
寺院内现存有金大定三年(1163年)碑刻,记载了寺院重修经过及寺院在民间的地位。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元代石雕造像碑座、明代石狮等重要文物。
宝山禅寺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以中轴线形成三进院落,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殿内梁架结构为前廊后殿式,单檐悬山顶,具有金代建筑风格。
在宝山禅寺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大雄宝殿内的三身佛像。三身佛像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三种不同的造型,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大量壁画和题记,为研究佛教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总的来说,城区宝山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禅寺,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