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内蒙古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详细介绍如下:
该博物馆位于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也有说法称其位于达拉特旗乐筑·北纬40°沿黄驿站西南侧。这是由民间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美玲(艺名“赵大剪”)自筹资金创办的非国有博物馆,于2017年7月24日投用。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另有说法为264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60平方米(另有说法为600平方米),包括纪念品室、信息中心、储藏室、多功能厅等区域;库房110平方米;文化教育长廊区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涵盖制作室、活动大厅、文体活动室、研究管理室等场所;公共服务面积3000平方米。这里河套田园风光秀丽,黄河渔村景色优美,是国家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区,被旅游局命名为“农(牧)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
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博物馆现有藏品302件/套,曾举办教育活动60次,吸引参观人数7万人次。藏品包括赵美玲创作的《农耕游牧大纪事剪纸长卷图》《农民纪事图(上卷)》《蒙古历史文化图(下卷)》《中国好运图》《上下五千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图》《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人物肖像》《百年党史》《民族大团结》《二十四节气》等剪纸图样。其中,博物馆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设计创作的百幅《红色记忆》剪纸作品,被旗组织部、鄂尔多斯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了《红色记忆》剪纸精品收藏版和《给孩子们的百年党史》精编版书籍。
赵美玲1956年(另有说法为1957年)出生,达拉特旗人,十四岁师承祖母学艺,从事剪纸艺术四十余年。其剪纸作品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气势恢宏、故事生动鲜活、艺术风格独特、工艺精巧细腻、语言简洁明快、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艺术界人士的赏识。赵美玲的剪纸作品被自治区、市领导人作为最佳礼品分别带往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收藏。她的事迹曾被内蒙古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电视台报道,其剪纸艺术融入黄河渔村特色旅游文化,为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创造了条件,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鲜活的灵魂。
该博物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旨,将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繁荣地方乡村文化事业作贡献。博物馆常年举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科技文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交流合作活动,具有旅游接待、产品展览、产品推介、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通过办展,带动旗、镇、村旅游、商贸、运输、餐饮、娱乐、广告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农民增收,以及带动乡村旅游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达拉特旗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是一座集剪纸艺术收藏、展示、教育、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了解和欣赏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窗口。
微信扫一扫智能生成旅游路线


游玩建议
针对达拉特旗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的游玩建议如下:
- 了解背景: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位于达拉特旗,是了解当地剪纸艺术和农耕文化的好去处。这里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展现了地方的民俗风情。
- 欣赏作品:参观博物馆时,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剪纸作品,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 参与体验:如果有机会,不妨亲自参与剪纸制作,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更深入地了解剪纸艺术的精髓。
- 游览周边:参观完博物馆后,可以游览周边的乡村,如林原村、五股地村等,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这些村庄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丰富的农事活动可以体验。
- 品尝美食:在达拉特旗,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农家菜,浓郁的乡土风味一定能触动味蕾。
总之,赵大剪农耕剪纸博物馆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无论是欣赏作品、参与体验还是游览周边,都能让人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