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璜墓

鲜于璜墓

天津市 · 天津城区

鲜于璜墓位于武清区高村乡兰城村东,是一座东汉中型砖室墓。该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部分组成,全长14.7米。墓前原有石碑,即著名的《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碑身上锐下方呈“圭”形,为汉碑中的珍品,现藏于历史博物馆。

鲜于璜在东汉安帝初年任雁门太守,食俸2000石,死于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终年81岁。其墓早年被盗,1977年发掘时,尸骨和随葬品均凌乱,但仍获铜、玉、石、陶等随葬品70多件,有不少罕见珍品。随葬品包括能启合的铜薰炉、与铜镜放在一起的骨梳、骨篦、四系褐釉瓷罐、色彩鲜艳的漆耳杯、造型别致的陶仓等。其中,有一件高85厘米的陶仓,准确塑出建筑结构和扛粮入仓的人物,再现了2000年前储粮的情景。

《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立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碑通高2.42米(一说全碑通高2.67米),宽0.82米(一说碑身宽0.83米),厚0.12米。碑额正中竖排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字体古朴雄健,笔势方折,隶意颇浓。两侧线刻青龙、白虎,额阴线刻朱雀,额底有穿。碑身两面刻文,共827字,隶书字体方整严谨,笔触浑厚有力,在汉隶中独树一帜。碑文主要叙述了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颂扬了死者的功德,并记录了鲜于一家的世系,对研究东汉历史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鲜于璜墓及墓碑的发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东汉时期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也展示了古代墓葬建筑和随葬品制作的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