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

宝塔

河北省 · 保定市

定州市的宝塔,即开元寺塔,详细介绍如下:

开元寺塔,又称定州塔、料敌塔,是国内现存最高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被誉为“中华第一塔”。此塔于1961年3月4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十一层,但实际上塔身为十三级外观而内部实为十一层结构,高83.7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身顶部为屋脊,呈八坡八脊式,每脊边各站立一尊铸铁力士,整体看上去巍峨耸立,十分壮观。

塔身里外两层,如同母子环抱,中间有阶梯,四面盘旋一直到顶。塔内一至七层保存着北宋时期砖雕,有龙纹、凤纹、植物纹等,还有斗拱彩画,精工富丽,寓意吉祥,被称为宋代建筑彩画的重要遗存。这座古塔不仅有北宋砖雕平棊、斗拱彩画,还有北宋壁画与北宋石刻,是开元寺塔的三绝。

关于其建造背景,据考定县志载,此塔为宋代所建。宋真宗时,开元寺的和尚“会能”常到西竺(西域天竺)取经,得“舍利子”回来。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皇帝诏“会能”建塔,把“舍利子”埋在塔底下石匣内(即金棺银椁)。建塔工期从咸平四年(1001年)开始,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告成,前后共经历五十四年。由于当时定州地处大宋北陲和辽国接壤,此塔在军事上还被用于瞭望契丹军情,故又名“料敌塔”。

然而,历经千年,开元寺塔也遭遇了多次损伤。因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六月初八地震,自上至下裂缝二寸许,宝瓶摇落。又光绪八年(1882)九月地震,由于两次地震的影响,导致此塔东北角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六月崩塌。但幸运的是,后来由国家文化部拨修缮专款,此塔得以修复竣工,重现往日辉煌。

如今,游客可以前往定州市中山中路参观这座千年古塔。如果喜欢打卡拍照,可在开元寺塔北墙处拍摄“定县开元寺塔”六个醒目大字,也可在开元寺塔入口处远观拍摄。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登塔游玩,不过每天登塔名额有限,只有60人可以登塔,且只能登至七层。在登塔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塔内壁画和彩绘佛像等珍贵文物。

总的来说,开元寺塔不仅是定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