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介绍如下:
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毕拉河林业局达尔滨湖林场和扎文河林场境内,行政区域隶属于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属于大兴安岭北段东麓的森林、灌丛向草原与农牧过度的嫩江流域。保护区总面积为5660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3009公顷,缓冲区面积20289公顷,实验区面积13306公顷。
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森林沼泽、草本沼泽以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其气候属于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内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等类型。保护区内河流交错,主要河流有毕拉河、扎文河、毕二沟河等,为嫩江上游主要产流区。
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4年12月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2020年2月3日,内蒙古毕拉河湿地经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内蒙古鄂伦春毕拉河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入选。
保护区管理局以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防止毕拉河湿地资源萎缩退化,实现湿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管理局严格落实全年巡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并通过协商、补偿等方式,对生态功能区内历史遗留农地、牧场予以及时清退,做好退耕退牧后生态系统修复工作。
此外,保护区管理局还积极探索建立“林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构建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并协调地方人大,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工作,提升生态建设法治化水平。
在科研监测方面,保护区管理局持续做好野生动植物、水文土壤气象等内容的监测工作,并采取远程在线监测等手段,共布置了多套监控系统,监测到野生动物200余种。同时,保护区管理局还与多所高校建立科研教育与实习基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加大科研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方位的监测体系。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自然保护事业全过程,充分发挥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自然学校、研学基地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各界人士的宣教活动。
总的来说,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微信扫一扫智能生成旅游路线


游玩建议
针对鄂伦春自治旗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游玩建议如下:
-
最佳游玩时间:建议5月至10月前往,此时保护区的湖泊、森林、花海交相辉映,景色优美。
-
必游景点:
- 达尔滨湖:位于毕拉河支流的阿木铁苏河下游,是游人观光的好地方,被人们誉为林海中的“天然花园”。
- 嘎仙洞:位于阿里河西北9公里,是鲜卑民族的发祥地,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注意事项:
- 穿着舒适,根据季节变化准备相应的衣物,如夏季的防晒衣、冬季的羽绒服等。
- 保护区内可能有野生动物出没,游客应保持安全距离,不要随意投喂或惊扰。
- 遵守保护区的各项规定,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共同维护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
-
体验活动:可以选择徒步、摄影等方式,深入感受保护区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参加当地的生态旅游项目,更深入地了解鄂伦春自治旗的文化和风俗。
总之,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充满自然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无论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