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恒岳庙四首

谒恒岳庙四首

河北省 · 保定市

对于曲阳县的谒恒岳庙,我并未找到名为“谒恒岳庙四首”的详细介绍,但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曲阳北岳庙的信息:

曲阳北岳庙,其主殿为德宁之殿。中国封建帝王祭祀五岳由来已久,而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清初以前,它一直是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专用场所,皇帝和地方官吏曾在此进行过300多次隆重的祭祀。

按照方位,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五座神山,是古代帝王巡狩所至之地,历代王朝对五岳的祭祀,是当时国家政治、宗教领域的重大事务,代表着王朝的大一统。而北岳恒山的主峰一度众说纷纭。被视为恒山的主峰有多个地点,公认的北岳叫大茂山,又称神仙山,位于保定阜平、曲阳、唐县、涞源的交界处。大茂山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与太行山的交接处,主峰高约1900米,山势雄伟。古人登临此山,可俯视、山西两省。过去由于山道险峻、交通不便,帝王、诸侯到北岳祭祀十分困难,便在曲阳城内建庙遥祭。

然而,明弘治六年(1493年),时任兵部尚书的马文升提出了改祀奏议,认为恒山所处的曲阳位于京都之南,于北岳方位不合。此后近百年间,朝廷就北岳的归属发生过数次辩论。虽然改祀未成,但已经基本认定恒山应在山西浑源。清朝入关以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帝准刑部给事中粘本盛之请,正式改祀北岳于浑源。

虽然祭祀北岳最终归属于山西浑源,但曲阳北岳庙几经沉浮,仍然代表着人们期盼国富民强、风调雨顺、盛世清平的美好愿望,见证着中华古老文明的代代传承。庙内的主殿德宁之殿,取自“以德治国,天下安宁”之意,它是现存元代最辉煌的木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大殿内的古代壁画,相传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东壁“云行雨施”,展现了天宫众神兴云布雨、普降甘霖的具体情节;另一侧壁画称“万国咸宁”,场面宏大,构图严谨,是古代壁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如需了解“谒恒岳庙四首”的详细介绍,建议查阅相关的诗词集或咨询文学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