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延昭
山西省 · 忻州市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延朗,人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太原)人,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亦有说法,北宋名将,是北宋抗辽大将杨业的长子。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时,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杨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后,他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部属爱戴。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他守卫边关20余年,多次立下战功。咸平二年(999年),杨延昭率军民坚守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抗击契丹军进攻,以功升莫州刺史。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军大举南下进逼澶州(今河南濮阳),杨延昭上书真宗,建议趁契丹军深入、人马疲惫之际,扼其要路歼之。未得回示,他便率部进抵契丹境,俘获甚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此外,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六子,故称杨六郎,又称杨景。其文学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