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崔府君庙

礼义崔府君庙

山西省 · 晋城市

陵川县礼义崔府君庙详细介绍如下:

崔府君庙位于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中,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的,别名显应王庙。该庙始建于唐代,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它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东西宽42.7米,南北长70.6米(另有说法为占地约4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01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舞楼、献亭、正殿,两侧有厢房、廊房、耳殿、垛殿,全庙共有殿宇50余间,全系砖木结构。

崔府君庙前有3米许的石砌高台,高台上建一平台,平台两侧石阶而上,两边石阶对称,东西两侧的台阶相差一阶,形制独特。其中,山门年代最远,系金代建筑,分上下两层,平面形制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两层楼阁式建筑,整个山门建立在一个石砌的基座上,正中明间的二分之一处依柱装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门框上线刻花纹。山门为重檐歇山顶,屋坡彩色铜瓦铺制,屋顶有彩色图案,另有彩色龙吻对峙,彩色琉璃剪边。下层四周围以砖砌厚墙,上层支出平座勾栏,平座下施双抄五铺作斗拱。梁架现整简洁,结构已具元代爬梁的雏形。屋顶斗拱为单抄单下昂,第一挑偷心造,昂为批竹形真昂,耍头成昂形。梁架通用二柱,六椽伏贯通,四椽伏直接迭压其上,四椽伏上置蜀柱平梁,平梁正中设株儒柱承脊樽,整个建筑结构做法简洁、设计大胆、交接稳固。

舞楼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木结构建筑,重檐翘角,形式典雅。台基为正方形,长宽约为10米,占地100平方米。南面靠墙,四角有粗大高耸的红漆木擎顶。舞楼最漂亮的地方是戏台顶部,没有一根大梁椽木,天井构栏交椎不用一铁一钉。其细木交连,层层向上,构成穹顶,为八卦藻井。

庙内中轴线上,前院建有清建山门戏台,戏台两侧有钟鼓楼,与戏台相对有明建关帝殿,两侧有子孙祠、阎王殿。后院有舞楼,位于关帝殿背后。与舞楼相对的是该庙正殿,配有东西耳房、东西厢房。殿前为悬山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拱五踩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双步梁,通檐用三柱。前檐出廊,廊下有六根石质方形抹楞柱,柱下的石础很高很大,上面雕刻着卷草、如意等图案。左右两侧有配殿和垛殿,另有东西廊房和东西禅院,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崔府君庙是我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从布局到建筑,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较高的建筑艺术。庙内建筑的结构、雕刻、琉璃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有的选材考究,有的率性随意选用自然材,体现不同时期的风格,充分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术、雕刻、绘画时代特征等艺术成就和发展水平。特别是“重修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山门楼,其外观形式凝重大气,整个梁架简洁大方,合理精练,内部梁架结构基本保留了金代遗构,尽显宋金建筑风格,体现了金代时期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此外,关于崔府君崔珏,还有其审虎、断蛇、显灵于唐玄宗、泥马渡康王等传说故事。崔府君庙也因此具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01年6月25日,崔府君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