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林寺
山西省 · 晋城市泽州县的松林寺,位于大箕镇晋普山坳,南村晋普山南麓,是古泽州四景“松林积雪”所在地。该寺曾名灵岩寺、法轮禅院,创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相传是民众为感谢上苍救民于危难之中而修建的。寺院周围原有千亩松林,且松树顶部平展,古有“开元寺的钟,松林寺的松”之说。整个建筑曾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但历经损毁,现只剩一进院落大殿和偏殿,以及两只雕做精美的隋代砂石狮子。
古寺后院曾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十八金刚、千手观音等塑像(已被毁,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重建)。佛像后有一深井,炎炎夏日,井口白霜如雪,水质冰凉,故得名“松林积雪”,为四大景观之一。据传,深井水为“无根圣水”,只有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贤士”能喝到,因此每逢庙会,善男信女们便结伴而行,上山烧香许愿,到井边求得圣水,祈求上天赐福。
此外,关于松林寺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孝子,为母治病,历尽辛苦,遍访名医,未果。后经一老者指点,在晋普山一洞穴中找到松林积雪——千年无根水,终使母病得治。为报答救母之恩,便筹资建庙,以便后人纪念敬拜。有说指点孝子救母之老者,实乃一千年岩石修炼成仙,非常灵验,故称灵岩寺,后改名为松林寺。
如今,松林寺正在重新修缮,包括半山腰的寺庙,未来或将成为一处曲径通幽、修身静心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