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长城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详细介绍如下:
该遗址位于清水河县,属明长城中段,保存完整、规模浩大,是境内现存明长城中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一段,也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明长城遗址东起山西省大同市天镇东北镇口台,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杀虎口)、清水河县南境丫角山长城,与明成化元年(1466年)所筑偏头长城相接,全长400余公里。该遗址分布于清水河县境东南部的北堡乡内,属明外长城,总长20余公里,占内蒙古境内明长城近17%。
在清水河县境内150公里的长城沿线,存敌楼或敌台7000余座,烽火台5000余墩,城堡6座,关口5座,以及险关水口、暗道等遗址。清水河县境内主要有明长城大边及二边,大边进入和林格尔县后向西南蜿蜒于丘陵漫坡之上,从盘山顺势而下进入清水河县,与明长城二边遥遥相望。特别是以栜木塔村为中心,东西方向长10余里的栜木塔长城更显气势宏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交融。长城沿线有关口、烽火台、敌楼、城障、将台、隧道、暗门、水门等,墩台林立,雄壮浑厚。
清水河县明长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资源的丰富和类型的多样,长城体系较为完整,不仅有大边、二边和内边,还有更多的关口暗门。在二边墙体上保存有完整的敌台、墙台、马面、烽火台等设施,数量多、分布密、完整率高。清水河县明长城有许多称为望楼的军事设施,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座,自东北向西南分别为七墩楼、箭牌楼和老牛湾的望河楼。其中,老牛湾的望河楼为方形,分两层,由长条石砌筑15层基础,大城砖砌墙,石灰勾缝,无梯道,上下只可乘绳梯。
此外,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红门口是明代万里长城一处重要隘口,也是明代重要的边境贸易市场之一,后称作红门互市。红门互市的开放促进了长城内外及周边地区在经济上的发展繁荣,也谱写出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总的来说,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是一段具有极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明长城遗存,它不仅展示了明长城的雄伟壮观,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团结的伟大精神。
微信扫一扫智能生成旅游路线


游玩建议
针对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的游玩,以下是一些建议:
- 了解历史背景: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为明嘉靖十四年(1555年)所修建,东起山西省大同市天镇东北镇口台,全长400余公里,在清水河县境内有150公里的长城沿线,存敌楼或敌台7000余座,烽火台5000余墩,城堡6座,关口5座,以及险关水口、暗道等遗址,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
- 规划行程:建议从呼和浩特出发,选择自驾游或乘坐当地旅游巴士前往,行程约2小时。建议至少预留一天的时间来游览,除了参观遗址外,还可以参与丰富的文艺活动和互动体验。
- 参观景点:好汉山明长城文化公园是理想的游览地点,拥有保存完好的明长城小元峁段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公园内还有“飞越长城”展馆、“印象长城”720°悬浮影厅等现代化设施,提供独特的视听享受。
- 体验当地文化:可以参观模拟茶马互市的设置,一窥古代商业文化的繁荣。同时,在好汉楼餐厅品尝当地的特色菜肴,如羊肉火锅和手抓羊肉,也是不可错过的体验。
- 注意事项:由于天气原因,建议带好防晒霜、帽子、墨镜等防护用品。同时注意安全,尽量避开高峰期出行。
综上所述,清水河县明长城遗址是一处充满历史底蕴的游览胜地,无论是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游客来说,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