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生产区
山西省 · 晋城市阳城县的农业生产区颇具特色,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有机农业生产区
- 位置与规模:位于阳城县的相府庄园景区(生态观光园),是皇城相府名胜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距皇城相府景区3公里。相府庄园景区面积达到了1072亩,投资2.8亿元。
- 种植理念:以科学化管理为标准,秉持天然绿色的理念,进行无化学用品参与的蔬菜、水果种植。在这里找不到农药、化肥、激素以及其他人工添加剂的痕迹,所有的蔬果都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种植出来的,真正实现了无污染。
- 功能定位:现已形成融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度假、成果展示、现代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庄园内有九景七园五奇观,三山两壑一庄园,景色绚丽多彩,被誉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避暑山庄”。
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
- 发展背景:2017年,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意见》。阳城县立足蚕桑产业,于2020年7月被批准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包括次营镇、寺头乡等2个乡镇,辐射芹池镇、町店镇、董封乡、河北镇4个片区发展蚕桑产业。
- 产业规模:截至2020年底,已认定蚕桑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批准创建桑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认定蚕桑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产业园全面建设的良好格局。
- 产量与效益:阳城县素有“北方蚕桑之乡”“华北蚕桑之冠”的美誉,栽桑养蚕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2023年,全县年养蚕3.53万张,产茧170万公斤,蚕茧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0756万元。养蚕张数、蚕茧产量占全市总量的93.8%,占全省总量的89.2%。
- 产业链条:全县现有缫丝企业3家,白厂丝年生产能力达1000吨;丝绵被加工企业10余家,年生产优质蚕丝被5000多条;桑葚饮品厂2家,年产桑葚饮品500余吨;桑叶茶生产企业4家,年产桑叶茶30余吨;桑枝香菇、平菇、木耳等生产企业和家庭农场30余家,年可生产各类优质食用菌500多吨,初步形成了蚕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综合产值达3亿元。
- 荣誉认证:阳城县先后获得全国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蚕桑基地县等荣誉称号。作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阳城蚕茧”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城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阳城桑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国家农产品区域标志保护产品;“阳城桑叶茶”获得农产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
小米生产区
- 产业规模:全县有小米生产合作社30多个,大型开发加工企业4家,小米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1500万千克,产值近亿元。
- 经济效益:阳城县小米正由民间产品转变为名牌商品,由大山走向城市,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综上所述,阳城县的农业生产区在有机农业、蚕桑产业和小米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为当地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