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真寺(富康北街)
河北省 · 石家庄市新乐市清真寺(富康北街)详细介绍如下:
新乐市清真寺位于新乐市彭家庄清真大街上(富康北街附近),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在清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均有重修,并在1983年根据清代设置形制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同时新建了清真女寺。2002年,该清真寺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整体坐西朝东,呈现为三进院落的布局。院内南北各有一座面阔三间的青砖灰瓦建筑,为南、北讲堂,是清代遗存。院内最醒目的莫过于一株古槐树,传说此树在建寺之初即被栽种,已有近千年历史,春夏秋三季树冠如巨伞覆盖整个院落,为清真寺增添了一份古朴与生机。
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它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代翻修后的样式。大殿的建筑色彩和风格为中国混合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其结构为“三卷殿”式样,也是“勾连搭”的一种做法,前廊为悬山卷棚顶,中大殿悬山五脊顶,后窑殿与前廊相似但结构略小。从外观看,大殿仿佛由三座独立的建筑组成,但实际上内部是一体的。大殿的殿顶各不相同,前廊为卷棚顶,中大殿为悬山顶,后窑殿虽然也是卷棚顶,但在正中间突起一座望月楼。望月楼正方形,四角攒尖宝顶,是整个建筑群的制高点。
此外,据传说和史料记载,清真寺的历史或许比现有记载还要早。相传唐至德元年二月,李光弼率蕃汉步骑平叛安禄山时,有回族士兵随军到此立寺,那时寺内仅有三间土房。而明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时也曾在此地安下营头,并得知彭家庄是回民居住村落后回朝奏明洪武皇帝,遂下令拨款修建清真寺。
总的来说,新乐市清真寺不仅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也是当地回民社区的重要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